工程科学学院2018级学子参加海外毕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2-04-1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初赴中大

疫情余震后的深圳湾口岸人流稀疏,全然没有从前暑假香港旅游旺季的热度。2021716日,我从深圳南山区的深圳湾口岸出境,过关就到了香港新界元朗区。

抵达香港后,我先经过了一周的居家隔离,终于在726日周一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何善衡工程学大楼报到。中大依山傍海,本身就是一坐小山,又面朝吐露港。仰头看山,俯视看海,相映成趣。学校山顶的天人合一亭被誉为观景拍照之最佳视角。唯一的坏处便是在校内步行穿梭非常消耗体力:在我尚未向等校车“屈服”的日子里,经常步行爬山去办公室,在盛夏烈日下挥汗如雨。我曾与导师闲聊:“中大实际面积远不及华中大,但给人感觉却更大,很奇怪。”导师回应:“因为中大在山上,需爬升,这就是‘降维打击’。”

1 在中大伍何曼原楼望吐露港(手机拼接)

2 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

科研工作

我在中大计算机系的科研工作围绕手术机器人中的计算机视觉,与我在工程科学学院的专业导师李强教授实验室研究过的课题高度相关。

课题初期,我们从方法和应用层面分别进行了文献调研,了解课题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在方法层面,我对要运用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新算法进行了文献调研;在应用层面,我对机器人手术训练资源在医疗领域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学习后,毕设题目及其实现方法逐渐清晰。实际上,整个中大工程学院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有不少成果积累,计算机系、机械系、生物医学工程系以及医学院都有教授从不同维度开展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这也非常让我增长见识。

在中大毕设期间,我的工作模式主要是独立完成任务,任务取得进展时与导师进行单独或小范围会议,并决定下一阶段的新任务。除此之外,与实验室其他师兄师姐的交流也很有益。我所在的实验室的成员研究方向有交叠之处,但各自最专注、专长的方向都不相同,这使大家的交流常互相启发,且个人研究的独立性很强。

3 实验室腹腔镜手术训练模拟器

在校园

我所坐的办公室115被同屋的同学们爱称为“RA快乐屋”,因为这间房间坐的都是不同教授的科研助理(Research Assistant, RA),以及少量博士后。115的同学们有着不同导师,研究不同方向,网络、系统、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等等。这些不同之处引起的距离感,远近适当,恰好让我们的相处十分平等而融洽。

4 我所在的办公室

除了在办公室探索内网资源,我非常热衷于在真实校园里行走探索,有幸体验了中大各有特色的食堂、馆藏广泛且优雅舒适的主图书馆、山景露天的标准泳池、海景网球场,不一而足。其中音乐资源颇有趣味:中大的一大办学特色是书院制管理。很多书院有自己的钢琴房、录音室等,供师生免费借用来练习或录歌。我曾与同课题组的若干同学在琴房录披头士的歌,这是与在华中大不一样的体验。

5 香港中文大学主图书馆内部

6 香港中文大学网球场

生活碎片

工作日努力干活之余,我在周末和节假日幸运地游览了不少有趣的香港风光。除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之外,香港特别行政区还有多个离岛,星罗棋布于港岛四周。我去到了远离人烟的塔门岛,体验微雨的烟波浩渺之余,“会晤”了无忧无虑的塔门牛牛(是的就是真牛);去到了绿蛋岛,与在港大、港科技的老同学一起尝试独木舟,初次尝试竟也成功从岸边划到了岛上;去到了长洲岛,正是国庆日,气氛甚是热闹。

7 西贡清水湾,独木舟的出发岸

在香港四个月,晴朗居多,但倒也体验了一次黑雨和八号风球,见识了这座城市蓝天白云下的开朗,也见识了狂风暴雨下的阴沉;看见了中环金融圈的繁荣奢华,也看见了深水涉的人间烟火气。由衷地感觉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言极是。在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与读书学习一样带来无数灵感。

返程

1116日,我的四个月逗留签证到期,便启程返回内地。

离开前的周末,课题组的伙伴们请客,在崇基书院的教工餐厅聚餐,送别祝福之吉言使我感动不已。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我将工位上的个人物品悉数收拾好,离开。从中大半山腰再望吐露港、对岸马鞍山的夜景,海风吹拂,真切又复杂的留念之情油然而生。

此时的香港仍未恢复直飞武汉的航班,故只能经陆地口岸过关入境,并接受集中隔离。我乘车经过深圳湾跨海大桥,海面上波光粼粼,漂浮有很多养殖海鲜的支架。出租车司机说:“这海面上的支架远不算多,疫情前更壮观”。

11月中旬,正是渔民收获生蚝的时节。我的毕设之旅至此顺利结束了。

8 深圳湾跨海大桥上

(本文作者 工程科学学院2018级 张叶荻; 供图 张叶荻

编者按:赴海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参加毕业设计是工程科学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面涵盖100%国际化示范学院学生。

(编辑:SES)